考 核 内 容
|
自评分
|
校评分
|
一、加强组织工作与工会自身建设(共43分)
|
20分
|
23分
|
1.党总支会议专门研究了工会和教代会工作,以具体行动支持工会和教代会工作(4分)
|
※
|
|
2. 分工会每学期向党总支汇报工作一次,重大问题及时请示党总支及校工会(3分)
|
※
|
|
3. 分工会定期学习、研究工作,会议有记录(3分)
|
※
|
|
4. 积极开展建家升级活动,每年度至少对分工会委员及小组长培训一次(4分)
|
※
|
|
5. 分工会有固定的专用或兼用活动场所(3分)
|
※
|
|
6. 按校工会要求,设专人妥善管理工会财产,工会的各项开支符合国家、工会的财务管理办法(3分)
|
※
|
|
7. 承担校工会研究课题(6分)
|
※
|
|
8. 分工会班子健全,选举手续合格(配置完整,按期换届)(5分)
|
※
|
|
9. 向校工会按时上交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4分)
|
※
|
|
10. 协助办好会员的转入、转出工作,会员统计准确、及时(4分)
|
※
|
|
11. 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类评优先进材料(4分)
|
※
|
|
合 计
|
||
二、认真履行工会职责,做好维权、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成教代会工作(共56分)
|
23分
|
33分
|
1. 分工会主席参加了本单位党、政核心会议,讨论本单位工作或与教职工利益相关的问题(4分)
|
※
|
|
2. 分工会委员会积极履行职责,向党政提出了意见与建议(3分)
|
※
|
|
3. 开展系二级校务公开工作,并积极给校工会撰稿或积极参加主题沙龙(4分)
|
※
|
|
4. 及时准确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协助党政解决教职工的合理要求(3分)
|
※
|
|
5. 维护群众劳动权利,关心安全、劳保、劳动时间等会员切身利益
(3分)
|
※
|
|
6. 对生活困难会员,心中有数,有统计材料,有具体帮助行动(3分)
|
※
|
|
7. 每年向会员公布本分工会经费使用情况(3分)
|
※
|
|
8. 按程序召开二级教代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8分)
|
※
|
|
9. 及时上报教代会或有关会议材料(含实践论文、考察报告、学习体会)(5分)
|
※
|
|
10. 向学校教代会提交提案(6分),获优秀提案(4分)
|
※
|
|
11. 认真做好慰问病号、困难补助和送温暖等工作(5分)
|
※
|
|
12. 积极组织教工疗养和旅游活动(5分)
|
※
|
|
合 计
|
||
三、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育人”、女工与青年教师工作
(共46分)
|
26分
|
20分
|
1. 配合党总支组织会员学习或参观(2分)
|
※
|
|
2. 召开本单位研讨会,交流“教书育人、师德建设”活动体会与经验(2分)
|
※
|
|
3. 开展“师德、教风、学风”教育或职业道德教育(2分)
|
※
|
|
4. 开展“三育人”活动(2分)
|
※
|
|
5. 听取学生对三育人工作的意见,改进工作(2分)
|
※
|
|
6.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关心妇女保健(2分)
|
※
|
|
7. 组织好“三八”节纪念活动(2分)
|
※
|
|
8. 积极开展适合女职工特点的活动(2分)
|
※
|
|
9. 分工会针对青年教工开展有特色的活动(2分)
|
※
|
|
10. 组织青年教师的交流研讨活动(2分)
|
※
|
|
11. 配合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或非教学岗位基本功比赛(2分)
|
※
|
|
12. 在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或非教学岗位基本功比赛中获名次奖(6分)
|
※
|
|
13. 分工会有固定的板报宣传阵地,编写黑板报、工会活动墙报(2分)
|
※
|
|
14. 分工会有网络宣传阵地,本部门网站有分工会的固定栏目(2分)
|
※
|
|
15. 在《北京教工》等工会相关刊物刊登分工会宣传稿件(3分)
|
※
|
|
16. 及时提供分工会工作信息(电子版及文字版),积极参加工会网站、刊物等各类宣传(6分)
|
※
|
|
17. 积极组织女教职工参加特殊疾病互助合作保险,协助做好理赔工作(5分)
|
※
|
|
合 计
|
||
四、积极开展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共55分)
|
31分
|
24分
|
1. 组织本分工会新年联欢活动(5分)
|
※
|
|
2. 组织本分工会文体活动(2分/次),组织本分工会春游、秋游活动(4分/次)
|
※
|
|
3. 组队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或比赛)(2分/次),达到校工会所要求比例的,加2分/次 ,获名次再加2分/次
|
※
|
|
4. 个人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或比赛)(1分/项),获名次再加2分
|
※
|
|
合 计
|
||
五、奖励分
|
||
1. 分工会主席参加校工会召开的各种会议、活动达到100%的,加5分;达到90%(含)~100%的,加4分;达到80%(含)~90%的,加3分;由他人替会的,加2分;未参加会议达到50%以上(含50%)的,不加分
|
※
|
|
2. 积极参加教代会,应出席教代会的代表人数达到95%以上的,加3分;达到95%~90%的,加2分;达到90%~85%的,加1分;低于85%的,不加分
|
※
|
|
3. 在工会系统里获先进集体荣誉的单位,获国家级奖3分,获市级奖2分,获校级奖1分
|
※
|
|
4. 主动承担校工会工作的单位(如协办某项活动、帮助校工会组织策划活动等),加5分
|
※
|
|
5. 参加校内组织的捐款捐物活动,加3分
|
※
|
|
合 计
|
序号
|
考核项目
|
指标体系
|
其它说明
|
一、分工会主席(副主席)
|
|||
1
|
围绕中心工作制定、上交分工会工作计划和总结
|
与中心工作结合紧密,按时制定、上交计划、总结(3分)
未按时制定或上交,但有计划和总结(1分)
无计划或总结(0分)
|
1. 规范使用学习工作手册(加2分)
2. 本教代组代表年提案提交率在80%以上(加3分),提案获准率在80%以上(加3分)
|
2
|
分工会班子团结协作,与本单位党政积极沟通方面
|
协作好,经常沟通(2分)
协作一般,有大事才沟通(1分)
协作不好,苦乐不均,或很少与本单位党政沟通(0分)
|
|
3
|
协调、落实校工会布置的工作任务方面
|
协调有力,按时落实(落实一项1分)
落实不力(0分)
|
|
4
|
参加会议与反映教职工意见,协助党政落实实事方面
|
全部、准时参加校工会和本单位研究重大问题会议,积极反映教职工意见(到会一次1分,反映教职工意见一次1分)
|
|
5
|
开展建家工作,有成效
|
获建家晋级(3分)
获建家保级(1分)
建家限期整改或降级(0分)
|
|
6
|
二级教代会建设
|
凡涉及教职工重大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的大事经二级教代会讨论(4分)
部分经二级教代会讨论(2分)
一般不经二级教代会讨论(0分))
|
|
7
|
劳动人事关系协调处理
|
及时反映,积极参与(2分)
能够反映,一般性参与(1分)
不清楚或不参与协调处理(0分)
|
|
8
|
对本单位青年教职工成长的关心
|
关心到位,有实绩(一个2分)
口头关心(2分)
不太关心(0分)
|
|
9
|
重视工会小组建设
|
对工会小组工作有检查和指导(一次1分)
|
|
二、组织委员
|
|||
1
|
对分工会新会员的权利义务及其他基本常识的教育
|
有且效果好(2分)
有,效果一般(1分)
没有(0分)
|
1. 对工会组织、思想建设有值得推广的经验或创建(加5分)
2. 分工会组织内部培训(每次加2分)
3. 积极申报参加校工会有关组织(非在编会员入会等)工作试点(加3分)
|
2
|
开展对工会组织、思想建设的调查研究
|
有且效果好(2分)
有,效果一般(1分)
没有(0分)
|
|
3
|
分工会干部考核工作
|
组织、配合有力(2分)
组织、配合一般(1分)
|
|
4
|
对分工会干部、积极分子和教代会代表参加校工会工作培训
|
组织得力,参与率达到85%以上(每次2分)
参与率在65%以上(每次1分)
参与率低于50%(不得分)
|
|
5
|
培养、评选和表彰分工会积极分子
|
有培养举措(一个1分)。分工会积极分子队伍活跃,覆盖率达到会员的15%以上(2分),否则不得分
|
|
6
|
各种统计工作
|
统计准确,修正及时,上报准时(5分)
统计较准确,修正较及时,上报较准时(2分)
统计疏漏大,修正拖沓,上报经常延迟(0分)
|
|
7
|
分工会会员发展和会籍管理
|
会员覆盖率在90%以上(2分)
会员入会、转会、退会程序规范,办理及时(2~5分)
会籍管理程序不够规范,办理不够及时,受到校工会点名提醒(1分)
|
|
8
|
分工会工作档案管理
|
依照校工会统一要求建档(一个1分,见附件二),实行动态管理(3分)
|
|
9
|
代表、委员替补及报批
|
依法合规进行(2分),报批及时(1分),否则不得分
|
|
10
|
参加校工会安排的有关工作培训或会议
|
准时全程参加(每次2分)
部分参加(每次1分)
不参加不得分
|
|
三、宣传委员
|
|||
1
|
开展各种形式的法纪、道德、精神文明、科技知识教育
|
内容丰富,覆盖率高,效果好(4分)
内容单一,有一定覆盖面,效果一般(2分)
没有开展(0分)
|
1. 投稿被校报采纳(加3分),被《劳动午报》采纳(加5分),被《北京教工》采纳(加10分)
2. 分工会在校工会网页上登稿(每篇加1分),自办分工会栏目有成绩(加3分),有特色(加3分)
3. 经验总结、先进典型报道(每篇加2分)
|
2
|
组织分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参加关于工会工作的科研活动或征文活动
|
参加市级以上科研并获得有关方面认可(5分)
参加学校工会工作科研并取得成绩(3分)分工会自身开展工会工作科研并有成果(一项2分)
认真组织参加学校工会组织的征文活动(每交一篇1分)
积极开展本分工会或联合其他分工会围绕中心工作等搞征文活动,覆盖率较高,效果较好(5分),情况一般的(2分)
|
|
3
|
认真参加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宣传工作积极分子队伍,出席有关会议
|
认真参加校工会举办的相关培训和会议(一次2分,缺席不得分),有稳定的宣传工作积极分子队伍(2分,没有不得分)
|
|
4
|
配合学校和本单位中心工作,运用一切有效途径,大力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有实绩
|
板报、海报宣传(一次1分)
自办展览(一次2分)或内部交流刊物(3分)
及时更新教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内的“分工会园地”内容(一次2分)
|
|
四、文体委员
|
|||
1
|
配合主席,具体组织分工会会员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或比赛
|
组织到位,报名踊跃,能落实,与校工会协调配合工作好(1次5分)
组织较好,报名情况一般,不能完全落实,与校工会配合协调较好(1次2分)
组织不好(0分)
|
大型比赛获团体前3名(每次加3分),获团体前8名(每次加2分),获组织奖等单项奖(每次加1分)
本单位教职工是社团发起人(加3分),参加社团活动人员每学期每增加3人(加1分)
|
2
|
在分工会内部或联合其他分工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或小型比赛
|
联合开展活动或比赛(每次3分)
独立开展活动或比赛(每次2分)
|
|
3
|
发动会员积极加入教职工社团,建立一支文体骨干队伍
|
发动好,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5分)
发动较好,有队伍(2分)
没发动,组织积极分子队伍不佳(0分)
|
|
4
|
参加校工会安排的文体工作培训或会议
|
准时全程参加(每次2分)
部分参加(每次1分)
不参加不得分
|
|
五、生活福利委员
|
|||
1
|
协助校工会完成福利品购发工作、先进人物休养工作
|
组织到位,与校工会协调好(每次3分)
组织工作疏漏,与校工会沟通、反馈信息不及时,未造成大的不良影响(每次1分)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0分)
|
|
2
|
“送温暖”工作
|
两节期间“送温暖”覆盖全面,慰问及时,措施得力,受到表扬的(5分),能完成任务的(3分),有疏漏的(1分),开展不及时、不到位、群众有意见的(0分)
日常“送温暖”工作及时,群众反映好的(每次2分),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每次1分)
|
|
3
|
互济互助工作(含捐助工作)
|
组织参加情况好,受到校工会表扬(每次5分)
组织发动比较到位,基本完成任务(每次2分)
发动不好,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不得分
|
|
4
|
组织教职工体检
|
组织到位,与校工会协调好的(每次3分)
组织工作疏漏,与校工会沟通、反馈信息不及时,未造成大的不良影响(每次1分)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0分)
|
|
5
|
劳动保护工作
|
宣传积极、效果好(一次2分),认真反映、努力协助行政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每办一件实事3分)
有宣传,效果一般(一次1分),不宣传不得分
|
|
6
|
推动教职工互助保险工作
|
宣传积极,覆盖广泛(每次2分)
有宣传(每次1分),不宣传不得分
|
|
7
|
财、物管理
|
管理规范,按时公开(4分)
管理较规范,有一定公开(2分)
管理较混乱或不公开(0分)
|
|
8
|
参加校工会安排的有关工作培训或会议
|
准时全程参加(每次2分)
部分参加(每次1分)
不参加不得分
|
|
六、女工委员
|
|||
1
|
维护女教工特殊利益,为女教职工办实事
|
反映情况及时,争取有利条件,有实绩(5分)
能反映重大情况,有一定努力表现(2分)
|
1. 积极配合女教授联谊会组织本单位符合条件者参加有关活动(每次2分),在一人基础上,参加活动者每增3人(加2分)
2. 工作有创新(加3分),有值得推广的经验(加3分)
|
2
|
配合校工会组织“三·八”节活动
|
组织到位,会员反映好(2分)
组织较好,大部分女会员参加(2分)
不组织或参加不积极(0分)
|
|
3
|
宣传和推动女工参加特殊保险工作
|
宣传积极,覆盖广泛,投保率在90%以上(4分)
有宣传(2分)
不宣传不得分
|
|
4
|
协助校工会做好婚姻家庭、妇保等政策与知识的宣传工作以及辅助实施工作
|
组织、配合好,宣传到位,实施及时(4分)
组织、配合较好,有一定宣传,能按要求实施(2分)
组织宣传不力,工作有较大疏漏的不得分
|
|
5
|
参加校工会安排的女工工作培训或会议
|
准时全程参加(每次2分)
部分参加(每次1分)
不参加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