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工会于10月28日组织了名为“北京文化深度体验”的秋游活动。周六早9点整,整装待发的教师们在首经贸(西区)北门集合,依次登上院工会提前准备的大巴车,满怀期待地向目的地出发。
上午,大巴车载着教师们在南城体验北京文化。第一站是始建于唐朝的法源寺,教师们在这里欣赏了“华严三圣”精湛的雕刻工艺,感受了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第二站是居北京四大清真寺之首的牛街礼拜寺,教师们在这里看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有风格。第三站是宣南文化博物馆,前身是“京师首刹”长椿寺。它是一家本身既是文物,同时又拥有户外及室内展场的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通过立体文物和典型场景的恢复再现,生动地展示文化内容,打破了以图片、资料为主的传统平面展陈模式。教师们在这里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宣南文化。第四站是正乙祠戏楼,它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保存完好的红油油的纯木结构,使教师们仿佛还能看到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戏台上挥袖转身的美妙身姿。第五站是杨梅竹斜街,位于前门外西南,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因其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胡同里还住着一位姓杨的媒婆,故得名。通过与老胡同人们的交谈,教师们对梁诗正、沈从文等学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下午大巴车载着教师们来到了北城,在这里,大家游览了五道营胡同和国子监街。五道营胡同,是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称武德卫营,清朝属镶黄旗,称五道营。如今,教师们漫步在五道营胡同里,虽已看不出当年的驻兵情景,却也被它两旁各种精致的小店吸引。胡同已发展成一条独具创意特点的新商业街,传统文化和商业价值的交融,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和游客。国子监街为首届“中国文化历史明街”之一。教师们在这里欣赏了北京进存的牌楼,感叹其果然有着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的气派和底蕴。
怀着对国子监的依依不舍,教师们结束了一天的秋游行程。坐上返回学校的大巴车,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这次北京文化深度体验的秋游活动,增加了教师们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为教师们繁忙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与激情,希望教师们能在这一天深度体验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