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在博远楼506举行,经过前期各系部选拔推荐,共有9名教师入围当天的比赛。
此次比赛由校教学督导组组长汪秀英教授担任评委主席,教学督导吴伟凡教授、院长于九涛、院长助理王冲、教授代表彭利芝、工会副主席王阳阳、汉语系主任何磊、传播学系主任贺心颖、广告学系主任王水,以及五位学生代表担任评委。
根据赛事规则,比赛分为教学设计、现场教学展示(含教学反思)两部分,参赛教师需在15分钟内,完成课程展示和教学反思。
经过前期抽签,9位参赛教师依次进行了展示。汉语系教师戴新月通过具体案例,逐步拆解了学术写作中的难题——如何起标题;传播学系教师高亢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聚焦影视产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制片人这一职业;传播学系教师高冉以互动新闻游戏《我是摩苏尔人》为个案,讲解了数智技术如何推动媒介创新;广告学系教师李荃从学科的渊源与特色入手,帮助学生构建广告学知识的框架图;传播学系教师孙晔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完成了传媒产业反垄断这一知识点的传授;广告学系教师王琰通过让学生使用手机拍摄现场物品这一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概念、境界与思维过程;广告学系教师董玮以3个知名品牌的饮料为案例,讲述了广告调查的概念、作用及方法;汉语系教师曾麒霖以名言名句导入,启发学生了解“应用文”与“文学文”的区别,掌握应用文的分类、发展脉络与主要特征;广告学系教师李芊芊以“你会选择与AI数字人谈恋爱吗?”这一问题开场,探讨人机关系的伦理化挑战。

展示结束后,利用计分的间隙,汪秀英教授与吴伟凡教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点评。

吴伟凡肯定了参赛教师们的表现,认为文传学院青年教师进步明显。她鼓励年轻教师们不断完善自身,避免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
汪秀英参照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的标准,从授课内容、语言表达、互动方式、讲课仪态等方面对选手进行了细致点评,为选手们提升参赛水准指明了方向。
于九涛在总结发言中,对两位教学督导、参赛教师、评审师生致以诚挚感谢,认为两位专家的点评为现场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参赛选手们也发挥出色。于九涛指出,本次比赛为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教学交流平台,以后学院将组织更多样化的活动,为教师提供教学研讨和交流的机会。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孙晔荣获比赛一等奖,李芊芊、高亢、王琰荣获二等奖,高冉、董玮、戴新月、李荃、曾麒霖荣获三等奖。孙晔将代表学院参加学校第十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建院以来,学院已经举办7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选拔机制日趋完善。今年,学院结合上一轮教育评估的情况,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以“观摩学习、切磋交流”为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从而辐射全院教师,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活力四射的专业化教师队伍。